小厕所联系着大民生,厕所革命工作是有效改善群众生活品质,改变卫生习惯,倡导文明风尚,提升农村人居环境,改善村容村貌的重要突破口,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。
瑞祥村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,坐落在原瑞祥镇区,全村总面积4.5平方公里,辖38个村民小组,现有总人口2823人,共1128户。农村“厕所革命”事关农民切身利益,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内容,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。瑞祥村以此为契机,在“实”字上下功夫,在“干”字上动真格,坚持“整村推进”的工作基调,扎实做好全村户厕改造工作,截止2023年底,瑞祥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95%以上。
走进瑞祥村,我们看到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、错落有致的农家庭院、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,一幅幅美丽宜居的画卷映入眼帘。在这里,昔日那种脏、乱、臭的旱厕如今变得焕然一新,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,群众积极参与户厕改造,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卫生厕所已成为许多村民家中的标配。下面,我们来听听这里的改厕故事。
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,瑞祥村成立了户厕改造工作小组,书记亲自抓、负总责,全体村干部参与,推进落实,每个工作人员都挨家挨户上门做群众的思想工作。“政府出政策扶持我们改厕,这么好的事,村民们能不配合吗?这工作简单。”抱着一个小本子,刚加入村干部队伍的杨海洲信心满满穿梭在瑞祥村的道路上。
谁知在第一户人家就碰了壁,村民袁达隔着大门,拒绝了参与户厕改造,只留下尴尬的他立在门外。回到办公室的杨海洲愁眉不展,和同事讨论原因,还跑到镇改厕办去请教。在领导的帮助指点下,他和同事们深入到老百姓中,倾听农户对户厕改造的意见想法,不厌其烦的向他们宣传改厕意义、改厕标准、无害化卫生厕所使用、维护方法及农村改厕相关政策等,让村民认识到农村改厕的重要意义。
“厕所改造收不收费?改造设备有哪些?后续维护怎么办?”“能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改造?”面对村民的各种疑虑,杨海洲一一解答,并向他们发放户厕改造政策宣传单,及时消除村民们的后顾之忧。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,杨海洲每日定时定点前往现场查看工程进度以及施工细节,询问村民对改厕的建议,做好相应的文字与影像资料记录,及时向村镇汇报厕改进度,对改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,进行总结反思。时间长了,村民们逐渐认可、接受了这个新来的村干部,个个与他熟络了起来。
“自己完全没花钱,政府全给掏了。”村民周忠平说,自己和老伴儿年龄大了,以前使用的旱厕,卫生条件特别差,使用起来也不方便还有臭味。今年积极响应了政策盖了新的厕所,在改造的过程中镇村干部会入户进行现场指导,还详细介绍了厕所的建设标准,现在的厕所安装了排气管,修建了三格的化粪池,和城里的一样,既好看又卫生,也没有臭味,彻底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提升了我们的生活水平。说完话,周忠平笑呵呵地对着路边的杨海洲竖起了大拇指。
18组的王阿婆今年72岁,腿脚不方便,需要撑着拐杖才能行走。平时,王阿婆都是独居状态,儿子在外面工作。她家的旱厕,位于大门口十几米开外的小屋里,看似不长的距离,对于腿脚不便的她来说,通常要花费好几分钟的时间。晚上如厕,开关大门非常不便,如果遇到下雨天,更存在着滑倒的安全隐患。杨海洲了解情况后,登门宣传动员,讲解卫生厕所的好处,沟通交流期间,王阿婆不停重复念叨“我没有钱”,杨海洲耐心解释,改厕工作不需要老人家掏一分钱,也不需要阿婆出一份力,全都由政府进行补贴。对于施工过程中破坏的水泥地、墙体等,施工结束后会全部修补如初。王阿婆很高兴,也同意将影响环境的旱厕拆除。像王阿婆这样的农户有很多,杨海洲不厌其烦,耐心细致的一家一家讲解着改厕的好处,慢慢地村民观念得到了转变,从过去“要我改”向“我要改”转变思维,自觉参与到农村户厕改造工作中来。
今年56岁的周勇是瑞祥村人,泥工出身的他早在五六年前就加入了瑞祥村生态环保战线的“厕所革命”队伍。一大早,周勇驾驶着三轮车,“巡视”了一遍团队正在修建的4个厕改工地,虽然他只是调配各组的材料并没有干力气活儿,可脸上已经布满汗珠。“早上要到每个工地看看人手够不够,材料是否齐全。”周勇介绍,正值盛夏,可是厕改任务时间紧、数量多,他的队伍还有多座厕改任务。“没办法,大家都是早出晚归连轴转,材料、人员要保障好,不能影响施工进度。”正是有这样一群人,为了让老百姓有一个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,在烈日下挥汗如雨,战斗在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第一线,以实际行动谱写着一曲奉献者之歌。
这些故事只是瑞祥村改厕工作中的一小部分,但却展现了瑞祥村村民们积极参与、奋斗向上的精神风貌。通过改厕工作,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,提升了生活质量,还培养了村民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。
以厕所之“点”带乡村振兴之“面”,瑞祥村扎实推进户厕改造,从实处入手,努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,通过加大对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的推进力度,让“厕所革命”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。进一步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,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