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剧 海门南部地区几经坍涨成陆,江南吴地人纷至沓来,过江北上,围垦造田,落户成家,形成了北部“江北人”(通东人)与南部“沙地人”之分。他们不仅方言不同,在民俗民风、生活习惯、文化喜好上也有很大的区别。海门自创的戏剧形式未见史载,外来的戏剧形式却有不少。通东人喜欢京剧、昆剧、黄梅戏。“沙地人”喜欢锡剧、越剧、沪剧。通东地区在祭祀仪《放施食》中道士们演唱的是昆曲,还加入了许多杂技、功夫动作,如跳高台、顶缸、钻火圈等。在僮子会(巫术)的《坐堂审替》中用代言体形式表演了一段“请神”、“捉鬼”、“审鬼”、“斩鬼”的戏剧情节,并有角色扮演,特别是“审鬼”滑稽诙谐,逗乐观众。
1958年,陆行白将海门叙事山歌《小摇船歌》改编成海门山歌小戏《淘米记》晋京演出,继而成立海门县山歌剧团。至此,海门才有了自己的地方戏曲剧种——海门山歌剧。1958~1959年,县文化局在文化馆开设“海门戏曲学校”培养戏曲表演人才。1959年,《淘米记》被编入《中国地方戏曲集成·江苏卷》。60~80年代,海门山歌剧团演出自己创作的剧本有《采桃》、《把关》、《银花姑娘》、《两媳妇》、《三张图样》、《看桃人》等。1976~1977年,海门文化馆举办“小戏学习班”为山歌剧团培养了一批年轻演员。1990年,陆行白创作的剧本《洗衣记》、《赵钱孙李》发表于《江苏戏曲丛刊》。
曲艺 海门的曲艺有评话、拔子书、弹词,是由江南吴地传入。
评话。说故事古已有之,但有专门艺人叙述故事——评话,海门人谓之“说大书”,是在清代光绪年间。大洪镇艺人徐云德,用海门方言说评话《施公案》、《彭公案》。清末,有落户海门的苏州艺人黄汉舟说的是《水浒》。30年代有蒋鹤声等。
钹子书。俗称“洋钎书”、“敲洋钎”。艺人一手持一片小钹,另一手执竹签。一边敲击,“铛铛”作韵,一边用海门方言演唱故事情节。清光绪年间,较有影响的是常乐镇的张仲飞(绰号张麻子)演唱《白蛇传》、《双珠凤》等曲目。搭连镇的董汉文,演唱《麒麟豹》。
弹词。清朝末年,钹子书艺人张仲飞改唱弹词,以三弦作伴奏,自弹自唱,称“弦子书”,说白仍为海门方言,唱腔是由海门民间小调演变而成的“北调”,俗称“哎哎调”。江南苏州弹词艺人常来海门演唱其中,倪省坤仿学苏腔唱成苏州弹词,一脉相传其弟倪省三。倪省三的弟子刘振鸿、蔡翠屏夫妇“双档”(男弹三弦、女弹琵琶),演唱传统书目《珍珠塔》、《双珠凤》、《孟丽君》等。刘振鸿精通曲艺,基本功“说、噱、弹、唱、演”自成一体,因吐字清晰,通俗易懂,被听客称为“刘振鸿调”(刘调),刘蔡夫妇弟子甚多。潘德祥是由评话改唱弹词的。他的三弦琵琶弹得好,南调也学得纯正,看家书是《万花楼》。1979年,县文化馆举办评弹学习班,并组织海门文化馆评弹演出队,配成“小双档”江淑华、钱建美等年轻演员8人;由刘振鸿、蔡翠萍口述,丁秀发整理《蔡金莲告状》、《十美图》、《珍珠塔》、《合同记》等11部长篇传统弹词书目。80年代,年轻演员多次参加南通市曲艺协会举办的“三塘杯”、“海花杯”、“南方杯”等曲艺比赛,均获三等以上奖项。1980,丁秀发创作的弹词《盼夫记》刊《江苏戏曲丛刊》,庄葆森的弹词开篇《我们村里的年轻人》载《曲艺》杂志。1988年,江淑华、钱建美演唱的《合同记——夫妻相会》在“江浙沪两省一市评弹会书”中获演出奖。
新中国建立后,传入海门地区的曲艺形式还有“上海说唱”、“独脚戏”、“快板”、“相声”等。